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审核评估 学院巡礼】外国语学院

发布时间:2025-05-07   文章来源:王成勇外国语学院   浏览:

第一部分 学院基本情况

外国语学院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工科背景,秉持“学融中西、知行合一”理念,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持续开拓多语复合、文理交叉、文工交融、一精多专的新文科发展道路。

(学院外景和文化墙)

英语专业已有40余年办学历史,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现有英语、翻译和商务英语等英语类本科专业3个、商务英语第二学士学位授权点1个,商务英语研究、翻译(MTI)、国际中文教育等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

(学院专业建设历程)

学院现有教职工104人,其中专任教师(含英语、德语、日语、俄语、韩语、法语)90人,教授5人、副教授12人,博士教师16人(含在读博士4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教师24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884人、研究生65人。


第二部分 本科教育教学思路、举措与亮点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大格局。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和“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为核心,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双语教学。近年来,学院开展课程思政观摩课30余场,获省级教学示范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达12门。

(“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

二、以专业建设为引领,持续筑牢人才培养优势

学院面向“一带一路”建设对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以新文科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目标,不断推进专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坚持“英语+”多模式培养方式,利用“人工智能”“涉外法治”等新兴元素,积极探索外语与经贸、法律、人工智能和信息革命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凸显校本特色,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三、以定制课程为试点,探索大学外语教学新路径

学院打破传统“一刀切”模式,通过精准分析专业需求与学生语言水平,量身定制大学外语课程内容,推动“大学英语+工科专业定制英语”的课程体系改革,将新文科改革有效融入新工科发展。目前已完成4个学院的定制课程建设,在原有教材基础上,课程设计融入冶金、人工智能、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环境等定制模块,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推动新文科和新工科建设同向同力,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定制课程课堂)

四、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推进教学信息化改革

学院着眼一流本科教育目标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推进教学信息化。以学生为中心,大力倡导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率,建设形式多样的网络教学平台。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进智慧课程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智慧课程建设)

五、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打造实践平台强化协同育人

学院注重校企合作,鼓励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学改革,推动英语专业和产业融合发展。已与沪江英语、科大讯飞、瑞科翻译等著名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实践基地23个,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和项目机会,切实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将企业需求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所学与行业实际紧密结合。目前,已与上海一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八维集团、苏州驰声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开展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7项。

    (实习基地挂牌)       (学院与译国译民签署校企合作协议

六、以社会服务为纽带,助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

学院不断拓宽社会服务渠道,通过深度参与社会项目,将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反哺教学,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能力,实现教育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目前,学院是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涉外法治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单位、安徽省外文学会翻译教学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单位、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企业协会商务英语专业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成员单位、语资网会员单位等。主办承办多场国际、国家级和省级会议,为中欧院士论坛、全球外包大会和东盟“10+3会议”等提供志愿者语言服务。

(为各级各类会议提供语言服务)

七、以“双师型”建设为重点,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学院整合内外部资源,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博士化率和国际化水平。鼓励骨干教师出国进修,定期选派教师赴企业培训、参加国内外培训与学术交流,提升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实行“传帮带”制度,设立专项基金重点孵化特色项目。鼓励教师开展讲课比赛、教学观摩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加强队伍建设。

(教师参加教学竞赛)

八、以基层教学组织为抓手,推动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

学院通过完善基层教学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激发教师潜心教学与科研的积极性。设有语言学与商务英语研究中心、涉外法治与翻译研究中心、国别区域研究中心、国际中文教育中心等教学科研中心7个,围绕学科前沿和教学需求,开展跨学科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促进教学内容更新与方法创新。学院定期组织教学观摩与经验分享,推广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形成浓厚的教学与科研氛围。外语系连续三年蝉联校级优秀教研活动奖,并获校级“优秀教学管理集体”等荣誉称号。

(系部教研活动)

九、以教学设施升级为支撑,助力外语专业现代化建设

学院高度重视专业教学投入,先后引进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Trados和相关语料库系统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现代翻译技术。稳步推进“语言学习中心”建设,保障数字语音室、同声传译室、笔译实训室等软硬件配套和更新。现有专业化外语学习平台系统4个,以及商务英语实训室、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情景教室、多功能室、笔译实验室、同声传译室等各类专门实验室10余间,为培养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素质外语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语言学习中心)


第三部分 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成效与成果

一、课程建设成效突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学院依托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强化教学实践,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专业课程开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在安徽省e会学平台和国家智慧教学平台创建大规模在线课程6门,极大促进了教学实践的改革与创新。多项教研课题推动课程建设发展,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研课题申请,围绕“新文科”“人工智能”“课程思政”等新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课程建设与课程群建设。近三年,学院获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慕课和示范课程13门、各类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课13门、省校质量工程6项。

(部分项目结项证书)

二、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发力,研究成果取得实效

学院始终把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持续发力完善师资队伍结构,着力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近三年,出国进修教师4人。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比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获评省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奖17项、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4人、校级优秀指导教师6人次、校课堂教学优秀奖35人次,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已结项3项),省部级项目200项,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10余项,发表高质量论文9篇,出版专著和译著4部,主编《<资本论>选读》(全英文)收藏于我国驻英国伦敦大使馆,立项横向课题12项,年均承办一次高端会议,邀请行业内著名专家共同研讨交流,推动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学院“筑梦学术论坛”年均邀请8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专题讲座,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承办安徽省外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

三、教材建设取得突破,育人质量持续提高

学院高度重视教材使用和教材自编,近年来,鼓励教师参与教材编写5人次,其中《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英美诗歌欣赏》等教材荣获省级一流本科教材称号,凸显校企合作和校本特色的《新时代翻译概论》《材料科学英语》系列教程、《人工智能英语》系列教程、《能环学术英语》系列教程等建设初见成效。

(校本特色教材)

四、立德树人更具成效,学生实践成果斐然

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外语人才。近三年,在各类国家级、省级外语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奖157项。考研录取率逐年提升,2025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升学率达25.8%,升学人数及升学比例均创学院历史新高,其中被985、211、“双一流”高校录取占比超50%。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5%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毕业生进入国内知名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从事翻译、外贸、外交、教育、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工作,广受用人单位好评。

(学生部分获奖证书)

(近五年学院升学率)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深耕外语育桃李,守正创新启新程。外国语学院将以本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弘扬“教学大院”的光荣传统,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建立健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奋力促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奋力开创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工作业绩向校第五次党代会献礼。


关闭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妇

    官方微信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妇

    官方微博

佳山校区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北路400号      邮编:243002

秀山校区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马向路1530号     邮编:243032

版权所有 © 2020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妇 【皖ICP备19010821 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234号】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妇